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
徐世達醫師
前言
好的居家與校園照護可以改善氣喘病童病情。父母老師平時隨時注意病兒氣喘惡化時的前期徵兆。病童父母須與老師保持聯繫,告知孩子的需要及該處理的細節。避免日常生活中加諸無謂的限制如運動、飲食。體諒病童不穩定時,劇烈活動的限制及避免清掃灰塵較多的地方。所以教導病人、家屬、校護與學校教職員在家中與校園環境中如何幫忙病人改善周邊環境,給予精神支持。教導如何預防感染、如何正確進行適當運動、如何避開空氣污染、如何維持適當體重、如何監測病童病情並正確使用急救藥物是十分重要的。
氣喘惡化時的前期徵兆
當過敏氣喘病人受到病毒感染、過敏原、空氣汙染物或任何誘發因子造成急性發作時,通常病人會出現下列的先兆包括有:
- 1)開始出現或增加咳嗽、喘嗚、胸悶、或呼吸急促等症狀。
- 2)半夜會因咳嗽、喘嗚、胸悶、或呼吸急促等症狀而影響睡眠。
- 3)運動後或爬樓梯後會有咳嗽、喘嗚、胸悶、或呼吸急促等症狀。
- 4)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的使用頻率增加,且支氣管擴張效果比平日差,無法維持四個小時以上。
- 5)尖峰呼氣流速低於預測參考值或個人最佳值的80%。
氣喘病童的居家生活照顧
氣喘病童的居家生活照顧除了須作好居家的過敏原(尤其是塵璊)防治措施、適當使用抗發炎藥物、均衡的飲食;適度的運動,每天持續三十分鐘以上;居家環境須光照充足,通風良好;居家環境常打掃;充足的休息與睡眠;保持愉快的心情;多與大自然接近外,尚須注意下列數項:
1. 乾冷的天氣與局部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急劇變差時,會造成病人的氣喘病發作,此時應戴口罩或儘量避免外出。
2. 在家裏使用瓦斯、木柴、煤炭、或液態石油產品煮食或燒烤食物,其所產生的室內的空氣污染物質,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氮氧化物、及其它可吸入粒子,皆可誘發早已不穩定的氣道產生氣喘病發作,故病童的家屬須避免以上述方式燒煮食物。
3. 抽煙與吸二手煙皆會增加異位性個體氣喘病發作的發生率,故病童家中應該完全禁止抽煙。
4. 呼吸道病毒感染已被證實會誘發病童的急性氣喘發作,故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期間,病童宜避免到公共場所(尤其是電影院等)且應常戴口罩及經常洗手,而病童的家屬也須培養勤洗手及戴口罩的習慣。
5. 大多數的氣喘病童在激烈的運動之後,都會有短暫性的氣道阻力增加、咳嗽、及呼吸急促等現象。 除長期投與低劑量噴霧吸入式類固醇可降低其氣道過敏性炎症反應外,於運動前十至十五分事先噴霧投與β2交感神經興奮劑、Cromolyn、或Nedocromil通常可防止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病童運動誘發型氣喘發作。 至於其它的非藥物措施則包括: 避免於太乾燥的環境中進行運動; 事先的暖身運動; 游泳; 運動時使用鼻子呼吸或使用面罩或口含管子以減少呼吸空氣的水份散失。
6. 過敏病兒只須要有均衡的飲食。至於有少數病童會因進食某些食物或飲用冰水而產生肺功能下降,甚至氣喘發作現象時。這些病童的家屬須暫時限制其進食或飲用,直到醫師改善其氣道高過敏度狀態或以冰水或食物激發試驗確定其是否可以開始進食。
7.過敏氣喘病童的日常營養的特殊考量
a.長期食用富含大量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時,會比食用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的動物油更易造成病童過敏性發炎反應持續存在,但食用魚油則會減少過敏發作。
b.長期油榨食物的食用(尤其是用已使用過多次的回鍋油來油榨時) 會增加過敏氣喘發作。
c.羊奶與牛奶的成份十分相似,故對牛奶過敏的病童可能亦會對羊奶過敏。
d.目前所謂的免疫奶粉,富含牛的免疫球蛋白並非人類的免疫球蛋白,對人的免疫力或過敏體質並無改善作用。
氣喘病童的校園生活照顧
1. 父母應到學校拜訪級任老師,懇切與老師討論您小朋友平常氣喘的狀況
1.小朋友現在接受何種治療、氣喘藥物?
2.治療成效如何?
3.發作頻率?
4.假如學童不幸有急性發作時該如何處理?
5.班上做環境清掃時小朋友該如何避免氣喘或鼻炎的發作?
2. 請老師跟班上學童交代,若氣喘病的學童在學校有出現氣喘惡化時的前期徵兆,要跟老師報告,或送學童到保健室,以便儘早處理。
3. 家長應與體育老師溝通:若孩童有氣喘而須停止活動時,不要誤會其偷懶而不想上體育課。
4. 運動前須作10分鐘以上之暖身或伸展運動。且要避免有塵土飛揚的室外環境或在又乾又冷的空氣環境下作運動。運動種類以間歇性休息的運動為佳,游泳為第一選擇,其他如排球、羽毛球、體操等,找出適合自己的運動。預防性藥物的投與: a. 可在運動前15分鐘吸入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可維持2至4小時,不易誘發氣喘發作。 b.亦可在運動前30分鐘使用吸入型長效支氣管擴張劑,更可維持9小時以上。
5. 若運動中氣喘發作1.應立即停止運動。2.馬上給予吸入劑型短效支氣管擴張劑2-4下,需要時可每15-20分鐘一次,共3次。3.保健室可常備吸入劑型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若孩童常有運動誘發型氣喘應儘速就診,由醫師指示是否應調整藥物治療計畫。
6. 當小朋友要外出校園進行教學旅遊時,先請教醫生
a.小朋友氣喘病是否已控制住了。
b.萬一急性發作時自己或家屬要如何處理。
c.請醫生寫個病歷摘要,詳述病童氣喘狀態、目前使用之藥物,不幸發作時要如何處理。
7. 小朋友參加校外教學旅遊或住宿須
a.保持愉快及平穩的心情旅遊。
b.勤洗手避免感冒。
c.有感冒症狀立刻依照醫師事前指示,正確使用藥物。
d.隨身攜帶藥物及使用說明單。
e.進入住宿房間前,打開所有窗子,先讓室內外空氣對流,可減少與過敏原接觸的機會,當然也可避免氣喘發作。
f.勿在彈簧床上跳、玩枕頭大戰,盡量少待在住宿房間裡。
8. 過敏兒的預防注射:預防注射的目的,乃是要使接受預防注射的人在未生病之前,就可以主動產生對抗此種疾病的免疫能力。氣喘病兒所需要的預防注射與正常兒童大致相同。不管是氣喘病本身所累積產生的過敏性發炎反應,或著是按照小兒過敏免疫學專科醫師指示所使用的氣喘病治療藥物(包括抗發炎藥物與類固醇),對於預防注射皆不會有不良影響。 在氣喘病兒中只有少數經食物激發試驗證實會對雞蛋蛋白產生嚴重過敏反應者,才須避免流行性感冒疫苗的注射。對於麻疹預防針的注射,則只須在專科醫師的監視下即可進行。若病兒及其家屬對於病兒的預防注射,尚有任何疑問者,請主動諮詢小兒過敏免疫學專科醫師。
結論
在秋冬季節交替之際,外在天氣會逐漸變得涼爽乾燥之際,會使得具有呼吸道過敏的不穩定氣喘患者很容易產生過敏氣喘的發作。在這段期間裡,更由於學校開學後,學童在學校互相交互傳染的機會大幅增加,若再加上秋冬季節性的病毒感染流行,氣喘病童也會很容易因為在學校得到呼吸道病毒感染而誘發過敏氣喘的臨床症狀,甚至將病毒再傳染給家中有過敏氣喘疾病的長者,造成全家人病毒感染誘發型的氣喘發作。 所以在呼吸道病毒感染流行期間,或當局部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急劇變差或是氣候溫度濕度劇烈變化時,到公共場所應戴口罩(尤其是電影院等)或盡量避免外出,且應經常洗手,而病人的家屬也須培養勤洗手及戴口罩的習慣。
病童須選擇適合的運動:避免於太乾燥的環境中進行運動,並需注意事先的暖身運動。盡量從事可隨時停止適合自我氣喘病情的間接性運動。如果是從事運動時,應儘量使用鼻子呼吸或使用面罩或口含管子以減少呼吸空氣的水份散失。游泳為最適合氣喘病人的運動項目,因為水面上的飽和水氣可大幅減少呼吸空氣的水份散失。
只要病童的慢性過敏性發炎反應經過治療氣喘專科醫師的適當處置獲得改善後,病童即可不再受其影響,也就是說,過敏氣喘病童穩定以後,即使參加奧運會馬拉松賽跑或是食用霜淇淋都不會再誘發過敏氣喘發作。